产品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企业分站

江西专业野生羊肚菌栽培技术

2023-06-12
江西专业野生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江西专业野生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多糖成分是报道非常多非常具体的 。1999-2000年,魏芸等[5,6]从羊肚菌培养液中分离到3种杂多糖 MEP-SP1、MEP-SP2和MEP-SP3。2001年贾建会等[7]以羊肚菌发酵液和发酵菌丝体为主要原料提取羊肚菌多糖,经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一种杂多糖,其为蛋白-多糖复合物。羊肚菌多糖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副肾皮激素的分泌,降低胆固醇含量,抗疲劳,预防动脉硬化,抑制肌癌等多种药理作用。

江西专业野生羊肚菌栽培技术

江西野生羊肚菌子囊果高7.5-20.0 cm,菌盖长4.0-10.0 cm,最宽处3.0-7.0 cm,圆锥形至近圆锥形;竖直方向上有14-22条脊,大多比较短,具次生脊和横脊,菌柄与菌盖连接处的凹陷深1-3 mm、宽1-3 mm,脊光滑无毛或具轻微绒毛,专业野生羊肚菌幼嫩时棕褐色至棕色,随着子囊果成熟颜色加深呈深棕色至黑色,幼嫩时脊钝圆扁平状,成熟时变得锐利或侵蚀状;凹坑呈竖直方向延展,光滑,颜色变化从幼嫩时的黄褐色至黄褐棕色、粉红色或棕褐色加深到成熟时的棕色至棕褐色;菌柄长3.5-10.0 cm,宽2.0-5.0 cm,通常基部似棒状,顶端略微扩张变大,具白色粉状颗粒,菌柄白色,随着标本的老熟,颜色变深至棕褐色;肉质白色,中空,厚1-2 mm,基部有时有凹陷腔室;不育的内表层白色,具短柔毛;八孢子囊孢子(17-)18-25(-30)×10-15(-20)μm,椭圆形,表面光滑,同质;孢子印亮橙黄色;子囊175-275×12-25 μm;圆柱形顶端钝圆,无色;侧丝100-200×5-12.5 μm,圆柱形具尖的、近棒状或近纺锤状的顶端,有隔,2%KOH无色;不育脊上的刚毛60-200×7-18 μm,有隔, 2%的KOH棕褐色,顶端细胞近棒状(少量的近头状或不规则形状)

江西专业野生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营养价值高,这是具有科学依据的。羊肚菌子囊体和菌丝体不仅营养成分丰富,除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纤维、核黄素、烟酸、叶酸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羊肚菌中还含有多糖、酶类、吡喃酮抗生素、脂肪酸类化合物、氨基酸、矿物质及其他多种化学成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