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企业分站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2019-12-30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子囊果高7.5-20.0 cm,菌盖长4.0-10.0 cm,最宽处3.0-7.0 cm,圆锥形至近圆锥形;竖直方向上有14-22条脊,大多比较短,具次生脊和横脊,菌柄与菌盖连接处的凹陷深1-3 mm、宽1-3 mm,脊光滑无毛或具轻微绒毛,幼嫩时棕褐色至棕色,随着子囊果成熟颜色加深呈深棕色至黑色,幼嫩时脊钝圆扁平状,成熟时变得锐利或侵蚀状;凹坑呈竖直方向延展,光滑,颜色变化从幼嫩时的黄褐色至黄褐棕色、粉红色或棕褐色加深到成熟时的棕色至棕褐色;菌柄长3.5-10.0 cm,宽2.0-5.0 cm,通常基部似棒状,顶端略微扩张变大,具白色粉状颗粒,菌柄白色,随着标本的老熟,颜色变深至棕褐色;肉质白色,中空,厚1-2 mm,基部有时有凹陷腔室;不育的内表层白色,具短柔毛;八孢子囊孢子(17-)18-25(-30)×10-15(-20)μm,椭圆形,表面光滑,同质;孢子印亮橙黄色;子囊175-275×12-25 μm;圆柱形顶端钝圆,无色;侧丝100-200×5-12.5 μm,圆柱形具尖的、近棒状或近纺锤状的顶端,有隔,2%KOH无色;不育脊上的刚毛60-200×7-18 μm,有隔, 2%的KOH棕褐色,顶端细胞近棒状(少量的近头状或不规则形状)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粗柄羊肚菌:菌盖近圆 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 形,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 形,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大多数分离物的菌丝体、菌落形态差异不大,大多数的分离物在适当培养基上都会产生菌核,大多数分离物大田栽培后都会产生分生孢子,不是每一个分离物都会出菇,能够出菇的菌株不一定会高产。野生羊肚菌及其驯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他指出,野生标本分离得到的菌株的菌丝形态、菌核形成、无性型分生孢子等与栽培菌株相同,无法区别;腐生的黑色种类容易出菇,共生的黄色种类不容易出菇;除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以外,其他菌种的产量都很低,1-10个/m²;对于羊肚菌必须大量进行筛选、出菇试验以后才能够用于实际生产。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新闻、广告等对羊肚菌栽培宣传热度高,多围绕政绩和商业利益,宣传内容主要是羊肚菌栽培带来的高效益。百度新闻搜索可以看到相关的报道。虽然宣传的事实多数存在,但有的效益是估算出来的,一年好并不代表年年好,大面积亏损的事例却缺乏报道。受过度宣传的刺激,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成片栽培,对于栽培不成熟带来的问题和风险预防不足,很多甚至血本无归,“羊肚菌发财梦”破碎。据海关统计,2017年羊肚菌出口量也仅有区区35.6吨干品而已,不足挂齿。目前羊肚菌栽培技术仅是阶段性成果,尚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并不是有些宣传的“3万亩,产值3亿元”的夸大其词。羊肚菌产量小的现状也决定了羊肚菌贵的原因。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湖北羊肚菌鲜品梯棱羊肚菌是近年来我国菇民成功驯化的一个重要羊肚菌品种,因该品种的菌盖表面从上至下明显的脊和脊与脊之间的横隔,使其如梯子一般而得名。该种在我国四川、云南、鄂西南地区分布。该品种在分类上属于黑色羊肚菌直系,是目前中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的主要品系。正宗羊肚菌鲜品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对应的是系统发育学种中的Mel-10,该种区分于黑羊肚菌类群中其他品种的主要特点及菌盖表面像梯子一样的规律横隔,竖直方向上的凹坑和脊,以及它的栖息地是园林绿化区、种植园和木屑堆置场、花园等;据我们调查,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的一些高山地区,海拔通常在800-1200米的阔叶林、混交林下。该品种在我国的云南、四川和湖北高海拔地区均有分布。

湖北正宗羊肚菌鲜品栽培技术

羊肚菌空气:羊肚菌与所有作物一样,良好的生长发育氧气是缺一不可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会降低羊肚菌的生长速度。使羊肚菌无法正常生长,出现生长畸形,甚至是腐烂的情况。所以,种植过程中需要保证周围有足够并且新鲜的空气。羊肚菌需要通风,据实验表明,完全封闭的空间与通风性强的空间相比,其出菇率远远低于通风性强的空间。由此可以得出,合理的通风是保证羊肚菌出菇的前提,就算是温度较低的天气下,也至少要保证有一小时的通风时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通大风、猛风,将风尽量控制柔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