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新闻

羊肚菌养菌过程中的杂菌污染与处理办法

2019-10-30

时至各基地播种完毕,进入养菌阶段,近日也多次收到一些基地发来的菌丝发菌状态的照片,其中养菌阶段的杂菌污染现象在部分基地较为突出,大多菇民朋友对此还没有理性认识,今天在此简单梳理一下。

  播种到出菇之前可以错略的统称为养菌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的任务是确保菌丝发菌发好,形成大的健壮的菌丝网络,之后进行“补料操作”——即外源营养袋的施放,供给菌丝网络储备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后期菇子生长所需。因此,养菌阶段主要工作显而易见,形成储备有足够“能量物质”的菌丝网络,如果这个菌丝网络很弱或很贫瘠,期待终有一个高的收成是不可能的。

  羊肚菌的栽培是一个相当粗放的栽培技术,和传统的食用菌较大的不同也就是菌种播种在开放的土壤环境中,而不是灭过菌的菌包内部。这种粗放的栽培模式也使得很多的传统食用菌从业者理所当然的认为羊肚菌栽培是极其简单的事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后却损兵折将黯然离场。粗放的土壤环境中有大量的各种微生物和昆虫,均可能对羊肚菌的菌种或菌丝造成影响(当然,羊肚菌生长和后期的出菇是否需要土壤中的微生物辅助也未可知),更显而易见的事情就是杂菌或昆虫对羊肚菌菌种或菌丝的侵袭,这里的几幅图片就是不同杂菌感染情况。

羊肚菌鲜品

  羊肚菌养菌阶段杂菌侵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杂菌侵袭位置往往是裸露在地表的菌种。从目前看,主要的杂菌侵袭有两种,上面两张图片的青霉或称为绿霉,以及下图的链孢霉。

  裸露的菌种被杂菌侵袭,这是因为菌种上面附带足量的营养物质如木屑、麦粒等,容易滋生杂菌;而播种操作中覆土完全没有裸露的菌种往往不容易被杂菌侵袭,这是因为羊肚菌菌丝生长力较为旺盛,能在贫瘠的土壤内长距离穿梭形成菌丝网络,而杂菌在土壤中穿梭的能力相对较弱;当然菌种带杂或菌种活力不足也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土壤水分偏大也是造成杂菌容易着床滋生的主要原因。

(链孢霉污染,本图由群友提供)

  因此,要防控养菌阶段的杂菌侵袭以及应对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田间土壤处理:播种之前的晒地、石灰、轮作等操作;

  2,选用优质健壮无污染的菌种;

  3,播种过程的覆土操作要规范,土壤湿度理想;

  4,如果发生杂菌侵袭,可小心捡起,或用生石灰覆盖(连同杂菌和羊肚菌一起灭杀),或用干净的土覆盖2~3cm,注意:杂菌侵袭严重的更好用生石灰处理,轻度杂菌可覆土处理;

  5,外源营养袋的摆放注意避开杂菌位置,外源营养袋后期感染杂菌的话,在出菇之前必须撤袋;

  6,发生杂菌侵袭的田地,后期出菇过程严防高温高湿,稍不注意,这些杂菌均可能直接侵袭菇子造成更惨的损失;

  7,杂菌发生严重的田地,不适合第二年再种羊肚菌。

 羊肚菌怎么种?

  1、室内脱装栽培:在菇房消毒后,要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左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菌床上,一般每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再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左右,气温在4.4-16℃之间,一般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出子实体了。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宜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3、室外生料栽培: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左右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然后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后用水拌匀,再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的规格)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


标签

最近浏览: